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综合经济 > 拓展中小企业市场大中小客户并重转型

拓展中小企业市场大中小客户并重转型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1-03-14
  • 浏览量:588
【字体:
  今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在京召开。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在出席会议时,接受了本网记者专访。谈及中行缘何近年大举“进军”中小企业做起了“小买卖”,李礼辉表示,中小企业业务其实是“大市场”,做得好也是“大买卖”。
  李礼辉介绍说,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性的重要地位。改革开放30年来,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率高达60%,对税收的贡献率高达50%,对城镇居民就业的贡献率高达75%。可以说,中小企业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扩大社会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以及促进技术进步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十二五”规划将发展中小企业与增加就业创业机会、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推进体制创新、调整经济产业结构紧密联系起来,再次突显了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对于这样一个已经很大、而且很有发展前景的市场,中国银行早已进入,但还远远不够。“最近,我们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出了一个重要的战略决策:加快拓展中小企业市场,实现从大客户为主到大中小客户并重的业务转型。”他说。
  李礼辉认为,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小有小的短处,但小也有小的长处。他具体说道,中小企业的短处一是规模小,例如,大型企业的平均信贷余额为2亿元,而中小企业仅有800万元,只有大企业的4%,银行为中小企业服务要花费更多的管理资源。二是风险较高。中小企业信贷违约率平均是3.98%,比大企业高2.77个百分点。
  但中小企业也有大企业难以比拟的长处。一是单一企业占用信贷资源少,收益较高,客户众多,有利于银行提升综合收益,扩大客户基础。二是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风险分散,有利于银行规避集中性风险。三是成长性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管理水平、信用意识等不断提高,一些掌握了核心技术的企业快速成长壮大,有利于银行提升客户品质、优化客户结构。这些特征决定了银行必须尽快转变过去以大客户为主的发展模式,加快建立大中小型企业更加均衡的客户群体。
  “开拓中小企业市场,重要的在于银行要有良好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他强调,中国银行这几年的实践是成功的,我们与战略投资者合作,研究推出了适用于中国市场中小企业的“中银信贷工厂”新模式,与传统信贷模式相比实现了六个转变:一是客户评判标准的转变。综合考察评价财务指标和非财务信息,强调收益覆盖风险和经营成本。二是营销模式的转变。主动进行市场调查,主动选择目标客户名单,批量拓展客户。三是审批机制的转变。信贷业务申请采用标准化、工业化流程,提高专业审批效率。四是贷后管理的转变。设置全面的预警指标体系,实时监控企业经营活动。五是问责机制的转变。强调尽职免责、失职问责。六是对企业信用管理的转变。对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设立信用恢复期,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他透露,目前“中银信贷工厂”已在中国银行27家省级分行推广实施。2010年末,我行新模式下中小企业客户数接近16,000户,授信余额超过1,000亿元,授信资产不良率仅为0.16%,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同时,实现了收益覆盖风险和成本的目标,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的新模式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09年“中银信贷工厂”被评为“最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方案”。2010年,中国银行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方面共获得44个奖项,客户满意度达到94.3%。(信心来源:人民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