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综合经济 > 中央媒体集中报道辽宁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央媒体集中报道辽宁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 发布人:中国镁质材料网
  • 发布时间:2024-06-20
  • 浏览量:58
【字体:

6月17日,由中央宣传部部署开展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集中采访活动在我省继续开展,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农民日报、法治日报等中央媒体的记者深入基层一线,调研采访我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加速转型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举措与实践,央媒各平台共推出报道19篇。

人民日报推出图文报道《船厂重生记》,聚焦恒力重工收购盘活破产船厂,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船舶建造及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的事迹,展现辽宁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经验成果。

新华社播发文字通稿《巨轮背后的“精雕细琢”——探访中国船舶大连造船公司》,报道中国船舶大连造船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为发展方向,加速船海产品制造技术提升,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央视频推出视频报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大连造船“锚定”新质生产力 自主创新再攀发展高峰》,探访大连造船行业发展,生动展现辽宁加快培育海洋工程制造业,向制造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升级,向海发展图强的生动实践。

光明日报微博推出“你知道城市也有充电宝吗”专题,以“视频+文字”的形式,介绍记者在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见到的一种可以给城市当“充电宝”的储能电池——钒电池。钒电池能提供4小时至12小时中长时储能,对环境友好,常温常压下安全。报道还介绍省、市政府的支持,助推这家在前沿领域不断探索、自主创新的高新企业进一步发展,是辽宁乃至中国在新能源领域迈向高端化、绿色化的鲜活案例。

经济日报推出图文报道《西柳为啥成为“显眼包”?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报道海城市西柳镇出台多项政策,力促实体市场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转型升级,展现他们依靠品牌创建和渠道搭建,从贴牌走向创牌,让西柳服装“贵气”起来的成功实践。

科技日报在一版刊发系列报道之一《拥抱“数”“智” 迈向高端——辽宁发展新质生产力一线调查》,聚焦辽宁积极推动传统制造业拥抱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向“智”而行,向“高”攀登,焕新“老家底”,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工人日报推出报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辽宁厚植沃土,让“科技小苗”开出“振兴之花”》,记者走进亚世光电集团、中蓝电子科技等公司,展现辽宁不断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通过鼓励创新创业、健全孵化体系、推动中小微企业科技转型等方式,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新苗。

中国青年报推出报道《伴随国家能源转型 制造城市“充电宝”的这家企业做成全球领先》,通过文字和图片,展现大连能源行业“城市的充电宝”发展情况,反映辽宁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农民日报推出报道《“六大创新”造就沈阳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走进沈阳三生解密其发展秘诀——创新,从研发、出海、商业模式、产业、管理、生态六个方面开拓创新,为辽宁乃至全国的医药制造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辽宁 新质生产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