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综合经济 > "十二五"民营经济发展展望:民间投资"春天"已到来

"十二五"民营经济发展展望:民间投资"春天"已到来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1-03-18
  • 浏览量:683
【字体:
  “十二五”开局,非公有制经济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鼓励扩大民间投资”已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民间投资的“春天”已经到来。
  在新兴产业领域,民间投资正展现出非同一般的魄力。“目前,我国民营企业500强中,进入新兴产业的企业占到30%以上。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傅军说。
  我国经济要在“十二五”时期完成战略性转型,必须充分调动民间投资,这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最大源泉。
  对内开放再进一步改革开放30多年,民营经济展现出在扩大内需、吸纳就业、培训劳动力、增加劳动收入等方面的基础作用。但在一些政策已经放开的地方和行业,依然存在着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门槛或屏障。为此,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继续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并“制定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民间投资的一系列政策”。
  年国务院出台“非公经济36条”,去年出台鼓励民间投资“新36条”,中央在政策上为放宽民间投资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新36条,抓紧制定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和支持政策,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真正破除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壁垒,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促进社会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
  向外发展助推一把“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及“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这对于国内有意愿“走出去”的各类民营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正逐渐加快。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世界经济黄皮书》指出,2010年中国并购交易额居全球第二,对外直接投资达400亿美元,以能源为主的采掘业成海外投资主力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发展速度已高达70%多。
  虽然总体趋势向好,但是,民企在“走出去”时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全国人大代表、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长杰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仍会面临很多困难。“有一些企业手中没有国际化的产品,没有资格‘走出去’;有一些企业手中有国际化的产品,但是对国外的法律环境、社会环境、税收环境不适应,不敢‘走出去’;有一些企业有好的产品,也敢‘走出去’,但是缺乏国际化的思维、人力资源结构以及金融配套设施等,也阻碍了‘走出去’的步伐。”
  研祥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认为,中国的银行界和金融界对支持民营企业在海外“闯”市场,无论在经验、时间还是政策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他建议,银行应当加强对民营企业做买方信贷方面的支持。
  为此,“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相关部门应该“做好海外投资环境研究,强化投资项目的科学评估。提高综合统筹能力,完善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宏观指导和服务。”
  “市场机遇对于企业而言‘稍纵即逝’,时间一长便会‘时过境迁’,因此,对于企业‘走出去’还需要有关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全国政协委员、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说。李毅中表示,应该加速企业“走出去”的审批速度;其次在融资方面要给予企业政策扶植,包括进一步完善企业融资贷款的金融服务体系;同时,对于企业在国外创办的企业协会也要给予支持;另外,要给企业提供投资所在国的更多、更详细的信息服务。“据我了解,有关方面已经正在积极行动。”李毅中说。
  中小企业融资帮扶一下“中小企业需要那些跟自己企业对口、与企业贴心的银行。”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杨浦区区长金兴明就建议,分层次管理授信机构和贷款产品,建立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专营银行,从体制机制上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下大力气为中小企业融资鼓劲。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10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7.27万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24.01%。全年小企业贷款新增18394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4771亿元,增速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10.37个百分点。“两会”期间,来自银行机构的多名政协委员也表示,商业银行在信贷结构调整时要倾向中小企业,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比例。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邵志清则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体现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缺少途径,上市的企业中中小企业数量寥寥、比例很少,同时中小企业极难取得发行债券融资的资格。
  显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还需多渠道。“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和信用担保体系,提高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和比重,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专家认为,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投融资需求,是解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路径。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今年将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担保,通过融资租赁、典当、信托等方式,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信息来源:中国经济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