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综合经济 > 2月出现逆差不意外,中国贸易顺差下降成定局

2月出现逆差不意外,中国贸易顺差下降成定局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1-03-22
  • 浏览量:586
【字体:
  月出现贸易逆差,反映了中国外贸政策和外贸结构正在出现实质性的转变:中国经济增长将更多依赖国内需求,政府的政策重点也更加倾向于进口,而非出口。
  时隔11个月,中国再次迎来贸易逆差。
  海关总署3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2月,中国出口967.4亿美元,同比增长仅2.4%,进口1040.4亿美元,当月出现73亿美元的贸易逆差。
  尽管1月进出口超预期高增长后,市场普遍预期2月出口增速会下降,但是,逆差仍然出人意料。本刊此前的调查显示,经济学家普遍预期2月仍为贸易顺差,均值为43.8亿美元;只有一位经济学家预期出现逆差,数额也仅为11亿美元。
  2月逆差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春节因素的影响,并不能改变全年顺差的走势,不过,却具有重要的信号意义。
  如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所指,2月出现贸易逆差,反映了中国外贸政策和外贸结构正在出现实质性的转变:中国经济增长将更多依赖国内需求,政府的政策重点也更加倾向于进口,而非出口。
  不只是春节因素几乎所有的分析,都将春节因素作为此次逆差出现的主要原因。海关总署在新闻稿中即称,由于春节长假的影响,导致2月出口增长步伐明显放缓。
  “2月的进出口数据出现明显下滑,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季节性因素作祟。”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表示,由于春节效应,贸易商往往将相应的生产和运输周期提前至1月,这导致了2月的进出口数据往往出现一定的“失真”。
  高盛高华中国经济学家宋宇也表示,贸易逆差只是受到春节因素干扰的暂时现象。在春节假期之后的几周内,出口受到的影响远大于进口,因为出口企业更倾向于延长实际假期。
  集装箱运输数据印证了这一点。从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的数据看,2月上、中旬各主要航线货量较节前明显下降,虽然各船公司不断缩减运力,但船公司平均仓位利用率仅能维持八成左右,澳新航线、日本航线利用率甚至不足五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