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综合经济 > 新一轮“促进口”政策呼之欲出

新一轮“促进口”政策呼之欲出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1-04-21
  • 浏览量:646
【字体:
  广交会探营:出口形势依然向好,原材料上涨摊薄利润空间
  首季贸易逆差未阻我国发力“促进口”。
  作为中国外贸出口的风向标,广交会不但记录了各路汇集于此的企业经营“表情”,也释放着外贸的政策信号。
  据参展的机电、装饰材料等行业的企业均反映目前出口形势依然向好,但受制于成本上涨,利润空间正不断摊薄。
  值得关注的是,新华社近日援引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及部分大型外贸企业有关负责人的话表示,有关部门正在筹备近期召开全国有关进口工作方面的会议,新一轮“促进口”政策有望在今年上半年陆续出台。
  有关企业预计,相关财税政策的调整、促进进口便利化等领域是此轮“促进口”政策完善的主要方向,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等“十二五”期间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领域将成为进口政策调整的重点关注对象。
  一些企业订单已排到7月左右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出现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是6年来首次出现季度贸易逆差,这令一些分析人士猜测,外贸政策是否会因此发生调整,但种种意向表明,有关方面在“促进口”上的努力将会延续。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今年一季度虽然遭遇贸易逆差,但这并未改变政府持续扩大进口、推进贸易平衡的坚定决心。我国已认识到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紧迫性,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可以判断,此前确定的“稳出口、扩进口、促平衡”政策将得到切实的执行。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则表示,今年一季度的贸易逆差还不至于造成全年贸易收支格局彻底逆转,全年贸易收支仍将维持顺差局面。
  事实上,从各大出口重镇的外贸数据来看,增幅依然可观。
  例如,一季度,广东省出口1150.5亿美元,增长33.9%,增幅高于全国的26.5%。
  此外,浙江省、山东省和福建省分别出口446.5亿、279亿和181.2亿美元,分别增长24.2%、32%和22.7%。
  “我们每年出口总量都会稍微增加一些,不过幅度不是很大。”参展的浙江家利乐机电有限公司国际贸易业务员潘仙峰表示,去年公司出口达2个多亿,今年出口形势和去年差不多,目前订单已排到7月左右。
  浙江东音泵业有限公司的销售代表陈云素透露,今年前几个月该公司的出口形势好于去年,增加了两成以上,目前订单已经排到了六七月份,“我们的目标是今年一整年比去年增加大概40%,去年是3.5亿,今年目标是达到5个亿。”
  “出口的势头仍然很强劲,但进口势头更为强劲。”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副主任肖鹞飞教授说,进口大幅增长主要有几个因素,一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而出口产品价格涨速较慢;二是加工贸易增长较快,而加工贸易的特点是前期先大量进口;三是目前我国鼓励通过进口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他预计,全年下来肯定不会出现逆差,到第二季度就会出现顺差。
  也有业内人士分析,不排除未来更频繁地出现季度逆差甚至月度逆差的可能,但这不意味着中国外贸在失去竞争力,而是显示其发展模式更加合理。
  担心提价太猛吓走客户
  不过,虽然今年的出口形势依然向好,但受制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各种因素影响,外贸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正不断压缩。
  这其中,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是最重要的因素。“目前我们的成本压力很大,产品利润受到很大影响,目前到了一个‘临界点’,有的单甚至考虑要不要接。”海信国际营销市场部经理张烨说,受钢材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目前一些空调的订单已经很难接。“但我们也不敢全面涨价,只能在个别产品和部分地区上调价格。”
  厦门高特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国际贸易部负责人罗求洪也介绍,今年产品上涨因素中,原材料占的比重最大,大概有50%。人工成本占20%左右,汇率占30%左右。“原材料主要是化工材料,即石油的提炼品,另外还有金属件也都涨了。”他谈到,今年出口产品的报价已经提高了5%,但这也不能完全消化成本的涨幅,“我们的利润降低了很多,但没办法,我们上涨5%是大部分客户可以接受的,如果更高,就很难了,我们有一个产品提高了13%,客户就没办法接受。”
  但肖鹞飞在谈及此轮原材料价格上涨时表示,不必因此担心订单会大量转移到东南亚等地区,“因为这个通胀是全球性的,发展中国家都比较严重。关键在于,我们应该放慢增长速度,抓紧练好内功,加快产业转型和调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