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综合经济 > 央行罕见周四上调存准率,传递强烈信号

央行罕见周四上调存准率,传递强烈信号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1-05-16
  • 浏览量:554
【字体: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俨然已经成为央行今年的'月度工具'。央行12日宣布,从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已经是今年以来央行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市场认为,高频率上调准备金率,很可能意味着近期外汇流入的压力依旧不减。
  此次上调后,大中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攀至21%历史高位,进一步印证了央行所述'准备金不存在绝对上限'的言论。市场估算,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冻结资金3800亿元左右。
  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当月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速在上个月反弹的基础上,出现明显回落,降至2008年11月以来的新低。
  但M1、M2增速的回落并非意味着流动性管理的压力有所减轻。数据显示,5、6月份仍有近万亿元央票和回购到期,其中5月份的到期资金量超过5000亿元,流动性管理压力仍然较大。同样在12日,央行在暂停半年之后,重启了三年期央票,其发行规模较2010年11月25日的最后一次发行大幅增加,达到400亿元,进一步回收流动性。
  从央行前几次的操作动作可以看出,市场的到期资金可以通过新央票的发行来回收,而由于外汇流入引致的外汇占款的水平则决定了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因此,市场猜测,此次上调准备金率很可能意味着4、5月份的外汇占款仍然处于高位,而4月外贸顺差陡增至114亿美元也支持了市场的这一猜测。
  其实,央行本月初发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已经向市场传达出政策的取向。报告提出,准备金工具针对由外汇流入等导致的偏多流动性,其运用力度和调整空间取决于多个可变的条件,因此并不存在绝对上限。要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外汇流动的变化情况,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
  对于下一步存款准备金率的动作,市场普遍预计,会根据流动性相机调整。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下一阶段仍需要密切关注外汇占款的水平。

相关文章